魏冰:中國移動對下一代網絡的設想
2009/05/27
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主辦的“2009全球下一代網絡發(fā)展論壇”于2009年5月27日,在京舉行。新浪科技作為獨家門戶支持,全程直播此次論壇。圖為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研究所所長魏冰演講。
魏冰:各位朋友、各位同事大家好!
整體來講,我們聽了續(xù)總整體地給我們介紹了在整個的下一代網絡里面,從接入到傳輸,到控制網絡各方面的演進趨勢,我們也聽了中興的同志介紹了他們的DPI的解決方案,我們也聽了Avaya終端的解決方案。
總的來講,我們還是要回過頭來看,我們今天所面對的電信行業(yè),它的整體趨勢是什么樣的,它的挑戰(zhàn)是什么樣的。因為在座的都是我們電信這個圈里的一員,我們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技術加速演進,來迎接這個挑戰(zhàn)。
首先,我們看一下互聯網帶給我們的挑戰(zhàn)。大家一直在說,其實從20世紀的時候,兩個技術領域的發(fā)展是非常非?斓模粋是移動通信的領域,另外一個是IT這個領域。但是,移動通信發(fā)展非?斓倪@個領域,當我們面對互聯網的時候,我們還是要跟自己說,其實互聯網的發(fā)展速度,比我們通信領域的發(fā)展速度更快。那么,我們電信這個領域,還是受到了來自互聯網的進一步的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我們可以從4個方面去做一下總結,第一個首先是業(yè)務。
我們傳統做電信的人都知道,我們最傳統的業(yè)務是語音,再有一個業(yè)務是短信,還有一個業(yè)務滲透率超過50%的是彩鈴。剩下的我們看一下哪些業(yè)務,比如說主叫號碼顯示、主叫號碼限制,再加上短信、增值短信,其實我們會先我們面臨的業(yè)務是非常單一的。但是,看一下互聯網,我們就會說它的業(yè)務種類是非常非常豐富的,而且對于業(yè)務的提供方式來講,這種靈活的程度,以及它能夠快速地提供業(yè)務的能力,是我們現在的電信網絡所不能夠具備的。也就是說,當我們希望做一個全球的業(yè)務的時候,那么移動通信網絡都是全球漫游的。當我們做一個全球的業(yè)務的時候,你首先遇到的一個問題是,你要統一標準,你弄了一堆的國家、一堆的運營商在3GPP等不停地爭吵,然后我們才能夠實現業(yè)務,我們這個業(yè)務才能夠全球漫游。
但是,互聯網的一個服務器,放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我們就可以對全世界開放,但是它們的靈活性和業(yè)務都比我們好。我們可以從用戶那里得到整體建設的費用。但是,互聯網在打破我們的商業(yè)模式,剩下的運營商全球排名靠前的,他們根本不在這里面。反而像Google、微軟,他們靠著一些軟件等等的能力,他們靠著后項收費和更靈活的商業(yè)模式,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好的今天。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實際上我們談起電信網絡的時候,我們都在談5個9,我們追求的是5個9,實際上這讓我們整體的網絡整體的設備90%的成本都花在保障5個9上。但是,互聯網用了一些商用的設備,但是沒有人抱怨為什么MSN沒有上去,明天為什么讓我下載一個新的客戶端。但是,它確確實實是用一些更便宜的技術,提供了大量的、提供高品質、高可靠、大處理能力的業(yè)務。
從這4個來講,包括P2P、Web2等等,會改變以運營商、設備制造商開發(fā)業(yè)務,想如何創(chuàng)造業(yè)務的能力。它讓整個全地球人都成為了業(yè)務了創(chuàng)造者,并且是在享受業(yè)務。那么,這是整體互聯網帶給我們的挑戰(zhàn)。
其實這也用了一段時間,大家可以從這里面看到Skype全球的員工書是幾千人的范疇,中國移動10億,中國電信更多。對于Skype的員工數幾千人,他的用戶數是3.7億,中國現在的用戶數才5億多。而整個的通話分鐘數超過了160億分鐘,這相對于中國移動來講是少的,但是總的來講,以他這么少的員工數和全球上千臺的服務器,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服務范圍和服務的水準,這就是我們非常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另外,剛才跟大家介紹的,就是互聯網那邊給我們什么樣的趨勢;剡^頭來看,全球在電信業(yè)來講,大家都在追求什么。第一點對于全業(yè)務來講,是全球所有運營商行業(yè)內部的趨勢,沃達豐在做網絡的時候,說我們就是做好了移動,我就可以通吃天下,我可以活得多久。但是,沒過多久,我們再看沃達豐的財務計劃的時候,我們發(fā)現它的財務計劃已經變成了三分天下,移動占1/3、固網占1/3,廣告等其他的業(yè)務占1/3。這無論是從沃達豐、或者是Verzion,這些主流的運營商都在向主流的方向演進。我們看一下電信、互聯網、媒體、娛樂,我們就會發(fā)現,其實這4個行業(yè)在不停地競爭與重合的過程中,我們會看到無論是互聯網上提供的業(yè)務,還是一個媒體提供的業(yè)務,我們很難區(qū)分出來這個業(yè)務到底是廣電來提供,還是娛樂類來提供?這個時候我們發(fā)現,這4個行業(yè)之間的界限越來越小,他們也是奔著共同的用戶群,提供了一個相對比較類似的業(yè)務。你說聯眾和傳統的游戲,說中國移動通過彩鈴賣的音樂的版權和傳統的唱片業(yè)賣的版權,這之間到底有多少的差距,我們看到了這些行業(yè)在競爭與融合的過程中。
第三個我們看到了電信業(yè)非常重要的其實,剛才Avaya的同志講的是非常重要的道理。也就是說,對于終端的主動權和控制權的爭奪,其實是未來業(yè)務的制高點。這一塊我們看到的Google,看到了GPhone,很多人說iPhone(手機上網)在過去的2年里所取得的成績。這一塊我們會說,對于整個終端的爭奪是非常激烈的。當我們的網絡一定程度上達到飽和的時候,外邊有一些新型的市場,其實就會成為發(fā)達國家、電信強國爭奪的焦點。這一點,我們也很高興我們自己國家的運營商也在開始邁出這樣的一步。
這就是擔心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互聯網帶給我們的是競爭和挑戰(zhàn),那么電信業(yè)也在面臨著挑戰(zhàn),其實通信正在融入信息社會整體的方方面面。我們現在面臨的通信網絡、移動互聯網,它不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短信、彩信、語音這樣一個簡單的業(yè)務。而是移動互聯網帶給我們一個新的機遇,我們整個的通信在整個未來信息化社會的變革過程中,它作為一個神經線、信息化,它會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整個行業(yè)的趨勢和挑戰(zhàn)在這里。下面,是給我們在座各位的一個要求和鞭策,我們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的技術,加速我們整個網絡向未來的演進,以便我們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
首先,當我們面臨整個區(qū)位信息化做一個神經線、信息線的要求去打造我們的通信網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通信網對于我們的需求、我們對于通信網的需求,不僅僅是說這個網絡和設備可以提供一個簡單的能力。從這一塊來講,我們應該是更加好的去打造這樣的一個三大基礎設施,來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
這三大基礎設施包括了終端的基礎設施,終端既要跟整個的生產生活密切地結合,同時也要給我們的用戶提供一個非常非常好的業(yè)務體驗。在業(yè)務里面,也需要我如何能夠迅速地把互聯網或者是ICT整個信息系統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應用,集成到我的網絡里面來,第三個是要打造好我們好的網絡的基礎設施。
實際上,在我們打造好的網絡基礎設施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實際核心控制層對于一個運營商來講,還是非常非常地重要的。這一塊來講,我們首先說我們對于未來的網絡、我們對于未來的業(yè)務、我們對于未來的基礎設施,我們的要求是什么?第一個是高品質、低成本。作為一個電信運營商,如果我們放棄我們的高品質、放棄我們的5個9,在未來很難找到自己的定位。只有我們做到高品質才可以成為我們的神經線,同時我們要借鑒很多互聯網的技術,讓我們的網絡降低成本。只有我們的網絡降低的成本,這樣我們的網絡才能夠是一個有盈利空間的。也就是說,能夠實現整個產業(yè)、行業(yè)正循環(huán)的一個網絡。
第二個來講,我們這個網絡必須實現一個全方位的開放體系。它應該具備全方位的融合能力,因為當我們面向未來的移動互聯網,面向未來的ICT去做整體的網絡解決方案的時候,你面對的用戶的需求,一定是多種多樣的。這個時候,你的網絡如果不具備開放的體系,不具備一個很強的融合能力的話,每當有一個小的需求都需要你的網絡升級、改造的時候,其實你的網絡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是沒有競爭力的。
第三個,我們說這樣的網絡,在整個價值鏈上,要有一個很好的服務能力。我們一直在講,我們在這個價值鏈上要有服務能力。對于價值鏈上的其他各方,只有這個網絡有很好的服務,你這個環(huán)節(jié)才是未來的價值鏈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那么,哪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只有我們這個網絡可以提供的基礎能力。這里面包括了注冊、鑒權、QoS、計費、網絡管理等等,這樣的電信運營商一直在努力進取的能力,我們也認為是我們未來在價值鏈上的服務能力,也是我們的業(yè)務網和未來最看中的能力。
今天很多的領導也提到了IMS,那么對于中國移動來講,我們也創(chuàng)新了CM-IMS的體系架構。我們統一融合了這樣的一個核心網,已經基本上具備了部署的條件。在整個IMS的網絡里面,我們具備了固定、移動融合的能力,我們也具備了提供固定、移動多媒體同時增值的能力,同時對于IMS來講,我們一直倡導著如何能把我們整個電信網絡的能力開放。開放給互聯網,作為整體開放調用的一部分,我們如何在Web和IMS的能力之間做一個融合。很高興告訴大家,我們現在的試驗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中國移動在廣東開放了139郵箱,你可以從這個社區(qū)在外面看是一個互聯網的社區(qū),但是所有的能力是電信的管理能力。
這是整個IMS的進展,在IMS是我們近期大家對于NGN和下一代網絡的探討。在中國移動研究院這邊,我們在積極探討一個可運營、可管理的分布式核心網的體系,我們把它叫做DSN。它是位于互聯網和業(yè)務之間,更多地采用了P2P、IT等等這樣的一些技術。它可以提供互聯網的業(yè)務,也可以提供電信業(yè)語音的業(yè)務。在整體的網絡里面,能夠實現我們整體原有電信網的計費、QoS、安全等等的機制。在這個里面,實際上把它的技術簡單地歸結功能技術,是從功能向資源轉變,我們傳統都是按照功能做劃分的。我們未來是不是可以讓這樣的設備變成以資源做劃分,因為我們現在的設備的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對于我們現在所提供的帶寬,都有著大大的提升。我們提升這個的時候,我們如何有能力把這么多的設備集成一個設備里面,按照設備提供的資源,來分配核心的控制能力。在用戶的層面上,我們一直倡導的就是一票、簡潔,如何利用P2P這樣的技術,實現用戶面?zhèn)鬟f的優(yōu)化。
這張圖實際上我們也給出了從軟交換到IMS,到整體未來我們想象中的DSN,它在用戶面和控制面的一個不同。我們希望能夠打造一個更簡潔、更加高效的核心網絡。
在這個里面,除了剛才能夠實現傳統的功能,因為它介入了更多的技術,這里面有更多的優(yōu)勢。比如說我能夠實現自適應的負荷分擔等等的新的網絡能力。整個的DSN在標準化的里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從現在來看,我們在ITU是拿到了兩個課題,就是它成為了ITU研究組的下兩個研究不方向。其實我們在IETF的時候,我們所倡導的P2P流媒體協議也被Bar
BoF所接受。其實我們只有感覺你可以在ITU上做整體的框架的研究,在IETF做一些細節(jié)的研究,而對于3GPP來講,是移動運營商更加看中和推進這樣的一個標準化組織。
從整體國內的產業(yè)上來講的話,我們就會發(fā)現,我們既有核心的團隊,也有相應的技術的支撐團隊,而且我們還有一個更廣泛的論壇。在這個里面包括國內主要的設備制造商中興、華為,包括諾西、思科、IBM等等,都是在我們這個里面密切地參與,這也是我們近期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圍繞它我們形成了廣泛、多層次的研發(fā)的體系。
DSN現在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自己研究院內部的試驗也實現了通話的業(yè)務,我們在自己的網絡里面可以跑。但是,事實上我們也發(fā)現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體系架構,它需要我們在很多的地方去做不斷的努力,才能夠達到我們真正預想的目標。因此,我們還是要跟大家說,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我們一定要創(chuàng)新技術、加速網絡演進,才能夠真正地應對這樣一個互聯網、電信業(yè)的發(fā)展帶給我們的挑戰(zhàn)。
總的來講中國移動將全力打造美好的信息社會,創(chuàng)造一個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社會,謝謝大家!
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
Avaya 劉彤:下一代網絡環(huán)境下的企業(yè)通信 2009-05-27 |
面向下一代網絡測試解決方案—HyperMetrics板卡系列 2009-05-06 |
移動互聯網促進NGB加速落實 2009-04-28 |
承載IP電話、VoIP、IPTV和高速上網的NGN建網模式 2009-03-27 |
同是NGN美日發(fā)展策略大不相同 2009-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