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行業(yè)應用>>>政府     [相關廠商信息]

發(fā)表評論分享按鈕

上海對外信息服務熱線呼叫中心的“洋姑娘”們

2012/04/18

  在上海,有這么一群“80后”外籍姑娘,她們越洋來到中國,就職于此間一家24小時多語種公益服務熱線機構,成為而今上海服務外籍人士的亮麗“語言名片”。

  “洋姑娘”們所在的上海對外信息服務熱線“962288”,自2006年開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lián)合外事辦公室主辦,是繼加拿大溫哥華、美國紐約等之后的目前全球第八個類似的國際口岸指引熱線,也是中國大陸目前唯一一家多語種國際口岸指引熱線。

  3年前,記者首次采訪這里時,熱線辦公區(qū)域內尚是清一色熟練掌握各國語言的中國姑娘,而今,各國“洋面孔”的紛紛加入,讓這里儼然成了一個小小“聯(lián)合國”。

  記者日前再度造訪這個坐落于上海鬧市區(qū)的熱線辦公室時,意大利姑娘尤金(Eugenia)正對著眼前的三維地圖,用英語向一位來電者指引路線。

  這位短發(fā)、西裝上衣格子褲,笑起來有些靦腆的意大利姑娘回憶說,“小時候電視上有很多李小龍的老電影,我特別愛看,很喜歡中國文化”。

  自小而起的情緣,讓尤金很早便對中文有了興趣,還愛上了中國功夫。27歲的尤金稱,她已經斷斷續(xù)續(xù)學了十來年的武術,從意大利一直學到了中國。

  與尤金不同,26歲的比利時姑娘李小艾(Elise)則是因為覺得中文“夠神秘”,才與中國“結緣”的。

上海對外信息服務呼叫中心熱線國際部培訓總監(jiān) 李小艾

圖:上海對外信息服務呼叫中心熱線國際部培訓總監(jiān) 李小艾

  喜歡亞洲文化、從小看中國電影的比利時姑娘李小艾,曾在家鄉(xiāng)的二手市場淘到一本《德中詞典》,開啟了學中文之路。大學畢業(yè)后,她在父親的支持下留學中國,并在上海找到了工作。李小艾對婦女節(jié)毫不知情,Women'sDay?歐洲沒有。謝謝你告訴我,“到那天,我要向領導提出放假!”私下更愛牛仔褲的她,每天只能在藍紅兩套工作服中做選擇,“不過我們代表了政府形象,統(tǒng)一制服比較正式,讓人覺得可信賴!

  小艾告訴記者,“我一直很喜歡語言,上中學的時候學了德語、法語、英語,但那都是歐洲語言,不夠神秘”。小艾的父親認為中國經濟發(fā)展具有潛力,在他的建議下,她在上大學時將中文選作專業(yè),畢業(yè)后便來到了中國。至今,小艾仍對她來到中國的“語言第一課”印象深刻,那時是剛到成都,學了4年中文的她心想終于可以用中文跟中國人溝通了,“結果剛下飛機,每個人都跟我說四川話,我還是聽不懂,非常失望!

  有了這群“洋姑娘”的加入,這個服務于滬上外籍人士的熱線變得更為專業(yè),也受到此間眾多外籍人士的認可。3年前,該熱線每天平均接到600個外籍人士來電,為其指引日常生活瑣事、充當臨時翻譯等,而今這個數量增至每天2000多個。

  尚在復旦大學對外漢語系念大學四年級的印度尼西亞姑娘陳美玲(Selly ),目前正在熱線實習,以期加入這個群體。她說希望通過這個平臺,以自己的語言特長為一些來滬外籍人士服務。

  越洋來到一個陌生國度,本非易事,從這群在上海操持服務熱線的“洋姑娘”身上,或多或少都能令人感受到某種“中國情結”,文化也好、經濟也罷,她們的一個共通點,就是選擇在其二十多歲的人生大好年華,來這個蓬勃發(fā)展的泱泱國度“探秘”一番。

中國新聞網



相關閱讀:
蘭州新區(qū)電網客服中心信息網絡通道貫通 2012-04-16
10086呼叫中心熱線再升級 中國移動推專席服務 2012-04-16
錦湖HAPPY CALL CENTER正式上線運營 2012-04-13
Natterbox調查發(fā)現(xiàn):英國客戶對呼叫中心的5大抱怨 2012-04-13
聽其言,匯于行—記歐姆龍呼叫中心電話咨詢業(yè)務 2012-04-12

熱點專題:  呼叫中心    客戶服務
分類信息:  客戶服務_與_呼叫中心  客戶服務_與_政府  呼叫中心_與_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