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3月攜程被爆存漏洞或致信息泄露之后,小米也被爆出其論壇頁面存在漏洞可致用戶信息泄露。昨日,小米表示,確有部分2012年8月前注冊的論壇賬號信息被非法獲取,但這一時間之后的用戶信息未受影響,小米官方稱對此深表歉意。
昨日凌晨,漏洞平臺烏云發(fā)布報告稱,小米官方數據遭受了泄露事故并已提交給了小米,此次泄露事件影響800萬左右的論壇注冊用戶,請大家及時修改密碼,避免導致手機敏感信息泄露。
隨后,小米回應表示,經查確有部分2012年8月前注冊的論壇賬號信息被非法獲取,但否定了800萬注冊用戶受影響這一說法。“小米此次泄露用戶信息主要是由于在小米創(chuàng)業(yè)初期,論壇及依附論壇產生的賬號體系都使用了第三方開源程序。2012年8月后小米將所有服務切換到更加安全的賬號安全體系,舊論壇賬號體系不再使用。”小米方面表示,“但2012年8月之前賬號信息此前進行了嚴格加密,且不少用戶近年已修改密碼,實際可能存在風險的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并非800萬規(guī)模。”小米拒絕透露具體受影響用戶的具體規(guī)模。
“出于安全考慮,小米已通過短信、郵件等方式提示受影響用戶盡快修改密碼。”小米方面表示,截至公告前,尚未發(fā)現可見的流量異動以及投訴報告。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網友表示了對大型網站甚至整個互聯網信息安全的擔憂。
■縱深
追問:信息泄露為何頻發(fā)
個人信息泄露正在愈發(fā)頻繁地發(fā)生。3月22日,攜程出現漏洞,可導致大量用戶銀行卡信息泄露(包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證、銀行卡號、卡CVV碼、6位卡Bin)。隨后攜程對系統(tǒng)進行升級,并表示不再保存CVV記錄。不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8日,涉及眾多如QQ郵箱、淘寶等眾多網站使用的基層服務OpenSSL爆出重大安全漏洞,利用該漏洞黑客坐在自己家里電腦前,就可以實時獲取到約30%以https開頭網址的用戶登錄賬號密碼,包括大批網銀、購物網站、電子郵件等。對此,業(yè)內有人士表示,技術漏洞和管理漏洞都在讓個人信息面臨著重大安全威脅,如今地下信息產業(yè)鏈已十分成熟。
實際上,近兩年,大規(guī)模的信息泄露事件開始頻發(fā)。2011年12月以程序員網站CSDN、天涯社區(qū)、美團網等數據庫遭黑客攻擊,上億用戶的注冊信息被公之于眾。其中,廣東省出入境政務服務網泄露了包括真實姓名、護照號碼等信息在內的約400萬用戶資料。
危害:致詐騙電話真假難辨
近來違法分子通過網絡電話偽裝成客服電話,并通過各種地下渠道獲取用戶信息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詐騙案件越來越多。
“昨天接了個自稱‘京東客服’的電話(手機號碼軟件提示為京東商城),告知我前幾天送貨時因京東失誤發(fā)錯了簽收單,由一次性交易錯生成‘月月購’模式,也就是以后每個月京東都要扣500元,要我提供銀行卡號用來取消訂單。對方清楚地知道我哪天買了什么、哪個快遞送的貨等信息。”姚紅告訴記者。
本周以來,寧波、常熟等地的派出所都在新浪微博的官方賬號上提示用戶,已接到類似案件報案,用戶一定要小心這類新電信詐騙案。
“實際上,利用偽基站、網絡電話以及改號軟件對號碼進行包裝、更改已不新鮮。”金山安全專家李鐵軍介紹說,“而與此前不同的是,用戶對于詐騙已完全真假難辨。主要是由于,一是騙子通過各種地下交易或操作,獲取大量的用戶信息后,再通過偽裝電話號碼進行詐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二是,目前很多手機上的撥號軟件都具備號碼識別功能,一些手機沒有及時更新數據庫,導致無法識別假號碼,更為騙子增加了一層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