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李璞在《12345見證落戶濟南7年奮斗史》一文中,講述了12345熱線幫自己解決了落戶難的故事,并給12345點贊。
79歲的閆恩慈老人給12345打過5次熱線電話,從家門口路燈不亮到單位附近路不好走,問題逐一得到解決,她自己打車先后3次給12345的姑娘小伙子們送來了辣椒醬和手電筒。
省政協(xié)委員鄧相超表示,濟南市12345熱線之所以如此“熱”,充分體現(xiàn)了濟南市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承辦單位對黨的宗旨意識的真正踐行,體現(xiàn)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委、政府的充分信任。
具體論證一項事業(yè)的成功與否,一個科學有力的角度和支點,就是民心。以實踐為標準,在不斷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道路上,傾聽民聲、答疑釋惑、轉辦民意、監(jiān)督回訪,12345呼叫中心市民服務熱線牢記市民群眾的每一句話,認真對待接到的每一件事,點滴積累,收獲民心,帶來希望。
今天的濟南人在討論“美麗泉城夢”的時候,目光從不會放過任何城市發(fā)展的點點滴滴。而奇跡的發(fā)生,又何嘗不是從見人見事的點滴中生根發(fā)芽?熱線雖小,卻事關民生福祉、城市發(fā)展,必須主動作為,以持之以恒的韌勁真抓實干,才會不斷跟上群眾期待的節(jié)奏、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新的奇跡。
詩人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我們說,新的不僅是太陽,更是當下生活的人民和人民的生活。
2000多個日日夜夜,一條簡單卻不平凡的熱線堅守如一,一刻也不曾間斷,刷新著人民的幸福指數(shù)。
今天的濟南,82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升騰著發(fā)展的熱情,像一個迎著朝陽奔跑的青年,勃勃生機中孕育向上的力量,推動著時代的變革、生活的變遷、民心的滿足。
一切,始于民心。發(fā)展,未有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