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綜合優(yōu)勢并不明顯,但HP仍然以其在刀片服務器管理方面的優(yōu)勢贏得了眾多用戶的青睞。例如,HP的刀片服務器采用了符合電信級Compact PCI標準的技術,能夠直接安置在電信的機架上,實現與電信交換機無障礙相連。類似這樣的周密考慮將有助于HP研發(fā)出更適合用戶口味的產品。
而在UNIX服務器被普遍使用的電信領域,SUN是一個誰都無法忽視的身影。即使IBM也不得不承認SUN在電信級UNIX服務器領域長期以來保持的優(yōu)勢,IBM eServer部電信服務器全球產品經理Hal A.Humrickhouse認為,SUN Solaris是電信行業(yè)核心應用領域的主要平臺,但在開放標準的大趨勢下,SUN Solaris專有技術的特性將會造成較高的成本。與之相比,類似于BladeCenter T這樣符合商業(yè)復用(COTS)特點的產品將會符合眾多電信服務商和制造商將應用轉向Linux平臺來降低成本的需求。另外,IBM已經推出了基于Power PC的JS20刀片服務器,在這樣的趨勢下,用戶可以考慮基于Unix平臺的PowerPC的解決方案。
令人驚訝的是,SUN在這場事關未來競爭地位的戰(zhàn)役中也開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通。一向特立獨行的SUN繼其自有的基于Ultra SparcIII處理器的刀片式服務器面市之后,為了應對IBM與INTEL軍團的進攻,破例選擇了AMD作為了其合作伙伴。采用了AMD“x86”處理器的SUN刀片服務器能夠像其Solaris操作系統(tǒng)一樣自如地運行Linux 。
服務器巨頭們在刀片技術方面相互滲透融合的趨勢,勢必會促進該領域標準化進程的加速,合縱連橫的最終結果是走向統(tǒng)一。
本土廠商:追隨還是超越?
本土服務器廠商這次不想扮演弱者的角色。
國內知名服務器廠商的寶德并不承認在技術上與那些國際巨頭們有太大的差距。寶德高端服務器產品經理關永誠認為,實際上目前絕大多數的刀片服務器依然屬于INTEL技術體系的產品,打破技術同質化的焦點因此就集中在高密度和散熱處理方面,而寶德在這方面的努力并不輸于任何廠商,其刀片產品被網通采用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而國內第一家推出雙路Xeon刀片服務器的凌華則早就將目標市場鎖定在了電信行業(yè)。據了解,已經加入ATCA陣營的凌華所瞄準的目標客戶是諸如電信運營商這樣對高穩(wěn)定度、高可靠度、易于維修、高擴容性有強烈需求的行業(yè)用戶,而針對這些用戶所關心的刀片服務器管理方面的需求,凌華采用了標準的PICMG2.9 IPMB架構,這樣可以實現負載均衡、自動報警、錯誤報警、系統(tǒng)自動回復、遠程管理和機箱管理等功能的先進技術,強大的能力可以與任何國際品牌媲美。
本土廠商們實際在傳達著一個信息,那就是作為一個新興的技術領域,刀片服務器將是他們與國際廠商們競爭的一個核心領域。擺脫夾縫中求生存的狀態(tài)是促使本土服務器廠商們在刀片技術上不遺余力的根本驅動力。
刀片服務器可以任意增減、支持高密度運算、隨時變更支持業(yè)務的能力其實恰恰迎合了電信系統(tǒng)海量數據運算、業(yè)務變化迅速的特點,勢必會帶來一場電信服務器領域的革命。可以確信的是,刀片服務器市場徘徊不前的局面只是暫時現象,廠商們的標準之爭已經是刀片革命的前夜。
鏈接:解析電信領域刀片服務器
對于電信類行業(yè)來說,要解決用戶數量爆炸式的增長同時又兼容不同時期的話音設備,就需要有一種具有超高集成密度和超強單位空間計算能力并且兼容現有電信語音系統(tǒng)的全新服務器,即刀片服務器。 刀片式服務器是一種HAHD(High Availa 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務器平臺,其中每一塊"刀片"實際上就是一塊系統(tǒng)母板。在這種模式下,每一個母板運行自己的系統(tǒng),服務于指定的不同用戶群,相互之間沒有關聯(lián)。不過可以使用系統(tǒng)軟件將這些母板集合成一個服務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絡環(huán)境,可以共享資源,為相同的用戶群服務。
刀片服務器可以在備板上連接交換機,而且不必將網線連接到每一個刀片服務器上。目前,電信的增值服務和應用越來越多的需求更多的計算能力,刀片服務器通過對相關電信級標準的支持,滿足了這種需求。
刀片服務器系統(tǒng)由于要應用在大規(guī)模用戶的服務接入或者應用層面上,這就要求有非常好的可靠性和管理性,從各方面做到與現有電信系統(tǒng)完美地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