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EC)已在2015年推出了“數字化單一市場”戰(zhàn)略(DSMS),目的是為整個歐洲聯盟(EU)的企業(yè)開辟數字化機會。
數字化單一市場戰(zhàn)略的制定是為了應對數據數量和種類的大幅增加,力求在歐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數字經濟的增長潛力,并鼓勵在數字商品和服務領域的創(chuàng)新。
歐洲云計劃是這一戰(zhàn)略的組成部分,主要側重于發(fā)展歐洲的云服務(主要是通過互聯網提供托管服務),在科學界(通過歐洲開放科學云)分享研究成果和知識。
數據使用方面的問題
歐盟委員會已確定了妨礙歐洲研究團體充分發(fā)掘數據使用潛力的五大問題,分別是:缺乏對于數據共享益處的認識;科學界內部的計算機系統(tǒng)的互操作性不足;計算機存儲空間的利用效率低下;缺乏處理數據的專用計算基礎設施;充分保護個人數據使用和再利用的規(guī)定;新計劃提出以下措施來解決所發(fā)現的問題。
創(chuàng)建歐洲開放科學云
歐洲開放科學云(EOSC)將向歐洲170萬名研究人員、7000萬名科學和技術專業(yè)人員提供一個跨越學科領域和國界的虛擬科研環(huán)境,使其能夠存儲、共享和重復使用科研數據。
此外,這一平臺還將用于教育和培訓目的,主要是針對高等教育機構。
歐洲開放科學云將開放歐盟研究與創(chuàng)新框架計劃——地平線2020計劃(Horizon 2020 Programme)生成的所有數據。
為了提高系統(tǒng)的互操作性,該平臺還將構建一個跨歐盟的專項治理結構,并為跨學科和基礎設施數據共享提供規(guī)范。
該計劃指出,隱私和數據保護將以公認標準為基礎,并由歐洲開放科學云的設計來保證。
建議確保提案符合數據保護法的方法包括在與其他來源的數據集成之前,敏感數據的不可逆隱含化,以及在云內建立“個人資料”空間。
歐盟的目標是到2017年實現歐洲重要的研究基礎設施與開放科學云連接。
構建歐洲數據基礎設施
歐洲數據基礎設施(EDI)將提供一個高性能計算(HPC)框架,為開放科學云提供支持。
這些超級計算機將連接至歐盟中等規(guī)模的國家計算中心和軟件基礎設施,在全歐盟提供所謂的“超級計算即服務”。這一框架將在2016-2020年間開發(fā)。
歐洲數據基礎設施的構建還將得到一項大規(guī)模計劃——通過量子技術開發(fā)超級計算機——的協助,這一計劃將在2017年年底啟動。
將開放科學云和數據基礎設施計劃擴展至公共領域
隨著時間推移,歐洲開放科學云和歐洲數據基礎設施計劃將擴展至公共部門和工業(yè)領域。提案建議包括試點實施所謂的電子政務計劃。
歐盟承認,數據量的不斷增加將引發(fā)遵守數據保護法方面的問題。
它建議,通過認證計劃處理數據傳輸,這要求傳輸方必須做出具有約束力和可強制執(zhí)行的承諾,根據新的《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規(guī)定,對所傳輸的數據應用適當的保障措施。
此舉的目的是到2020年擴大公共部門接入歐洲開放科學云和歐洲數據基礎設施的范圍。
該計劃很可能受到科學界和整個技術行業(yè)的歡迎。它承認并支持云計算在歐盟數字革命下一階段的重要作用。
鑒于云計算和數據可以從一方輕松傳輸給另一方的性質,隱私和數據保護問題無疑將變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在《一般數據保護條例》即將實施、監(jiān)管環(huán)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